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第四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3月1日在学会“科技文化健康生态示范基地”召开。会长梁凯林做《工作报告》
一、党建工作
2024年,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党支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抓党建、强队伍、促提升,完成了本年度党建各项任务。
1、组织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2、做好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
3、围绕构建“大宣传”格局开展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根据《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章程规定》制定新《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章程》本会的业务范围:
1、开展会员培训,帮助会员改善经营管理提供会员咨询服务;
7、沟通本会会员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本会与其他协会或者组织的关系;
8、在价格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监督行业内产品或者服务定价,协调会员之间的价格争议,维护公平竞争;
9、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参与涉及行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决策的论证,向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涉及行业利益的事项,提出相关立法以及有关技术规范、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行业政策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发展会员,成立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及二级会员机构
发展了德一健康公司、第一健康、深标健康公司等副会长单位、会员单位等。
四、举办各种主题峰会、论坛
五、举办专业技能人才培训
六、开发保健服务微信小程序“保健吧”
七、开展“保健科普知识讲座”
八、知识产权转化科研项目、产品
由学会专家、教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古典经方、经多年临床验证、效果明显、现代科技为一体、拥有市场需求量的药食同源食品、保健用品、保健仪器、设备等产品及专项技术。
九、组织举办妇幼科普大赛,编辑出版《大湾区妇幼保健文集》
十、创办“科技文化健康生态示范基地”
以学会荣誉会长毛者飞教授为主导的“正态技术科研项目组”十多年来,开发的科研成果已在国内多个省、市落地推广,成果斐然,前景广阔。“正态技术”从人体健康诊疗、保健、康复,到生物科技的农业种养殖项目,为农牧渔产品重塑国人餐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着力量。
创办和建设“科技文化健康生态示范基地”为我们学会在科研教育、健康文化、生态领域等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空间。我们将按照以学术为主、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在各位理事、会员的支持和参与下坚定不移的走在保健的康庄大道上!
付会长姚斌代表监事会做《监事工作报告》
一、负责监督学会的财务状况,包括会费收缴、使用及财务收支和决算报表等,确保财务活动的透明和合法。根据学会2024年财务工作汇总,各项财务活动均为合理、合法、合规,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学会财务工作的要求,严格使用上级部门要求的财务管理系统,行使和管理财务制度,没有发现有违规现象。财务人员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做好每一项收入和支出。
二、监督理事会执行情况:监事会监督人员履行职责,对学会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对会长、副会长、秘书处等高层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通过了解,没有违背和损害学会的行为,没有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在各自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专业和管理作用,同时积极参与学会各项工作,对学会开展的活动认真对待执行,做到尽力而为,对不能出席参加的活动和会议执行请假制度。
三、监督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监事会对学会内部机构的设置、运行以及各类人员的任免进行监督,确保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学会建有完整的各项管理制度和会员档案,对各种文件严格标明文号存档备案,对新成立的二级机构严格审议,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审批备案。
1、会费收缴状况欠缺,根据调查了解,副会长单位、理事单位、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费不能按时缴纳、拖欠严重。学会按其性质收缴会费是主要经济来源,希望会员单位和学会日常工作管理人员做好互通工作,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做好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
2、学会活动会员参与度低、相关制度执行不严,根据学会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对违反的会员单位、二级机构进行梳理,经过整改即不修正的劝其退出。|
3、根据理事会工作报告提出的2025年工作计划中《 “构建健康事业利益共同体” 》,监事会给予支持并配合工作,做好相关监事事宜,对参与的会员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支持学会开展经济活动,为学会发展做好监督工作。
各位理事,让我们在学会党组织领导下,在理事会成员参与和支持下,做好学会各项工作,为深圳市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制定的2021—2025年发展规划,2024年我们完成了年初制定目标,2025年将在此基础上将计划开展以下工作:
一、按照社会团体的宗旨和党组织及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探讨学会发展的新路径,规划社团工作新思路;
二、发挥党支部领导作用,培养党组织积极分子;
三、发展会员、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了解会员所需,为会员赋能;
四、调到专家参与积极性,发挥专家权威作用,转化知识成果体现价值;
五、继续深入扩大影响,举办“保健类专业技能人才”培训;
六、编辑出版《大湾区妇幼保健文集》;
七、开展“关爱青少年儿童视力护眼行动”创办《青少年儿童视力护眼示范样板》;
八、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健康事业利益共同体,创办“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于一体的保健服务中心”;
九、开展“全国保健服务国家标准化企业认证”,申办“深圳市标准领域专项资金”;
十、建设“科技文化健康生态示范基地”。